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王云(精确检索)
作者:唐晓波(精确检索)
作者:王迎春(精确检索)
8条记录
四川地区茶树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揭示不同类型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表型性状遗传变异,提高川西茶区优异茶树资源的利用率,以来自川西地区的114份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熟叶、新梢芽叶等19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10.09%~23.4%之间,平均值为16.2%;多样性指数在1.39~2.04之间,平均值为1.86。10个描述型性状中有7个性状在各描述级别中均有分布,表现出不同的遗传分化,其余3个性状仅分布在部分描述级别中,多样性指数在0.66~1.31之间。基于9个数值型性状,可将参试的114份茶树种质资源分成6个类群,其中85%的茶树种质聚在了第Ⅲ大类。选取叶长、叶宽、1芽2叶长、1芽2叶百芽重4个数值型性状,以类群III为参照,比较各类群间的差异。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叶片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幼苗钾累积利用特性模型的构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和建立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茶树幼苗新梢发育期间树体钾含量与培养液钾浓度、新梢与树体钾含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钾促进茶树幼苗叶绿素合成和提升光合作用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随培养液钾浓度增加,全株、新梢、茎部和根部钾含量先升后降,在6.82~8.65 mmol·L~(-1)范围达到最大,呈正态分布曲线模型,而成熟叶钾含量呈直线增加,试验范围内未出现下降;新梢、成熟叶和根部对全株钾累积贡献较大,其最大钾含量分别为20.04、16.02、12.03 mg·g~(-1),全株的最大钾含量为10.53 mg·g~(-1),茎部不同部位的最大钾含量在8.08~8.27 mg·g~(-1);新梢在较低钾浓度(3.65 mmol·L~(-1))可达到较高的钾累积效率(1.22),表现出较强的钾累积能力.新梢钾含量与成熟叶和全株钾含量呈直线关系,与茎部钾含量呈一阶指数关系,而与根部存在较强的钾竞争,在钾浓度>5.13 mmol·L~(-1)时,根部钾累积效率开始下降,向新梢的钾供应减少.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和新梢叶绿素含量随钾含量增加呈Boltzman曲线上升,并通过模型确立了提高P_n和促进叶绿素合成的最佳钾含量范围(成熟叶为10.03~10.83 mg·g~(-1),新梢为17.72~19.11 mg·g~(-1))和最佳水培钾浓度区间(4.69~5.96 mmol·L~(-1)).

关键词: 水培 茶树幼苗 累积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抗旱机理和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喜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其中水分对茶树的生长十分重要。笔者对茶树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机理研究以及抗旱育种的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提出今后在茶树抗旱研究的研究重点:一是利用现代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发掘更多的抗旱基因,深入研究茶树的抗旱机制;二是加强茶树转基因工程的研究。

关键词: 茶树 抗旱 抗旱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鼎大白’、‘特早213’、‘S-1’、‘T-1’和‘D-1’为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茶树叶片的可溶性糖(WS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随着干旱胁迫的进行,茶树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逐渐降低。综合评价茶树比较耐旱的生理机制是:干旱胁迫下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脯氨酸、POD酶活性高,膜稳定性高。

关键词: 茶树 抗旱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茶叶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干旱胁迫下5个茶树品种的部分抗旱相关的生理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5个生理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0.6658)、丙二醛含量(0.6595)、可溶性糖含量(0.6282)、过氧化物酶活性(0.6094)、游离脯氨酸含量(0.5950)。并通过对5个茶树品种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分析,得出5个参试材料抗旱性强弱依次为:D-1、特早213、S-1、福鼎大白茶、T-1。

关键词: 茶树 抗旱性 生理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份茶树资源生化组分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茶叶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四川地区33个和从省外引进的19个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进行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茶树资源生化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并以茶树资源生化成分为基础,可将52份茶树资源分为A、B两个组群。

关键词: 茶树资源 生化成分 表型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四川茶区茶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将四川茶区33个地方茶树资源和19个引进茶树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蒸青固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分析,以期为优质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以及四川茶区名优茶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52个茶树资源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特性;天府28号具有高氨基酸(>4%)特性;N-2、N-4、N-5具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0%)特性。

关键词: 优质 茶树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名茶品质的生态环境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裸露茶园和林茶间作茶园名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的分析表明,林茶间作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名茶品质的提高,其代表茶汤鲜爽度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裸露茶园,而代表茶汤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则明显低于裸露茶园,这有利于改善名茶尤其夏秋名茶的茶汤滋味。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名茶 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